林业经济问题

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

自然保护地

  •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聂铭;王旭;邱守明;杜靖川;

    基于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从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本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社区社会保障缺乏和政府帮扶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类别下的4个变量中,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效果的主客观认知是影响贫困农户生产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相关工作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生产经营能力,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扶贫效果起到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构建全域化生态旅游发展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提供就业创业培训路径;转变观念,提升自我脱贫可持续能力等建议。

    2020年02期 v.40 113-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0 ]

碳汇与碳贸易

  • 林业碳汇供给稳定性的演化博弈分析

    苏蕾;袁辰;贯君;

    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详细地剖析了林业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博弈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林业碳汇项目的前期和后期成本、相关扶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扶持成本等因素会影响博弈系统的演化方向,进而影响林业碳汇供给的稳定性。为提高林业碳汇供给的稳定性,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有效且精简的林业碳汇扶持政策,林业经营者应有效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2020年02期 v.40 12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7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 ]

林区改革发展

  • 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对贫困农户林地投入产出影响分析

    孔凡斌;阮华;廖文梅;

    基于江西省700户用材林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以验证林权配套改革中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是否发挥应有的效果。结果表明:林木栽培技术服务对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服务对非贫困农户和重度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对非贫困农户和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林地面积对不同农户林地投入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参加林地保险对重度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人数对非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收入结构对不同农户林地投入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非贫困农户和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出针对贫困农户提供林业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农户林业金融扶贫力度;加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2020年02期 v.40 129-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 ]
  • 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羊群效应研究

    叶伟娇;苏月婵;杨江帆;

    基于羊群行为理论,依据在福建省林地经营权流转推广力度较强的4个县开展调研获得的344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Binary Logistic方法分析林农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中的羊群效应。结果表明:羊群效应对林农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林地流转政策信息可得性正向影响林农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林地流转政策信息可得性在羊群效应对林农林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因此,要增强林地流转政策信息可得性,实现林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林地经营权流转中的羊群效应,确保流转政策得以稳步实施;提高林农的信息辨别能力,减少其流转决策的盲目性。

    2020年02期 v.40 1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 ]
  • 政策引导、贫困程度与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

    高雪萍;王璐;廖文梅;

    基于1273户农户调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厘清政策引导因素和贫困程度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行为及其偏差的影响,并构建"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和"有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这2个模型分析林业规模经营从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政策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程度更显著,贫困程度只在区域宏观层面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有影响。其中,是否获得森林抚育补贴、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能显著促使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向行为转化。因此,建议优化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林农的资金补贴力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非农就业的安置和引导,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加强林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2020年02期 v.40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 ]

林业金融会计

  • 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现行电价补贴效果研究

    郭姣;米锋;张勤;

    从生物质能源电价补贴政策视角出发,构建了政府、企业、中间人和农户为一体的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对比不同补贴政策组合下的实施效果,对现行补贴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现行补贴额度无法扭转发电企业亏损状态,且现行的直接退出机制将导致企业出现更为严重的亏损,而适当调整补贴额度并实行逐减退出方式可提高各主体及产业整体利润。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就要保障生物质补贴资金优先及时发放,同时推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证交易制度建设,以促进产业快速良序发展,实现生物质资源充分利用。

    2020年02期 v.40 15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 ]
  • 林农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可得性研究

    朱楠;张媛;王晓丽;石道金;

    基于双变量Probit模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对浙江省丽水市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地区255个林农的贷款可得性、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0.39%的林农对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有需求,11.76%的林农成功获得贷款;丽水试验区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存在供给范围较窄、公益林小户和大额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负担、公益林面积、贷款期限是影响林农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决策的因素;在需求约束下,年龄小、受教育程度高、公益林面积大、优质存量客户的贷款可得性更高,并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可得性更依赖于林农家庭经济状况。

    2020年02期 v.40 16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3 ]
  • 国有林区生态生产总值GEP核算及生态贡献度研究

    高玉娟;张莹;

    基于伊春市国有林区共计16个国有林业局在2017年度的年鉴统计数据及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中的相关数据,运用GEP生态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研究了国有林区生态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生态贡献度问题。结果表明:由于国家采伐机制的限制,国有林区林业产品的生态价值难以转化为商业价值,但国有林区生态服务价值贡献度明显,生态文化服务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最后,提出应当转变核算思维、拓展核算思路;国有林区政府应当完善核算主体并健全核算体系;提高GEP的生态总值核算实务水平等建议。

    2020年02期 v.40 173-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 ]

森林产品贸易

  • 构建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机制的理论探索

    李研;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2020年02期 v.40 18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 ]
  • 顾客感知质量对顾客在线粘性的影响

    郑蔓华;黄梦岚;汤德聪;吴晶晶;许安心;

    在发展木质家具O2O网站的背景下,以ABC态度模型为基础,实证分析顾客感知质量对顾客在线粘性的影响,以及顾客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顾客感知质量对顾客在线粘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感知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强,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弱;顾客信任在顾客感知质量与顾客在线粘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顾客信任对感知系统质量的中介影响程度最强。因此,为提升顾客对木质家具O2O网站的在线粘性,企业应加强木质家具O2O网站的安全、在线评价与信用建设;利用VR、AR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木质家具O2O网站家具实感体验;设立木质家具O2O网站专属的家具论坛;提升木质家具O2O网站客服及售后的服务质量。

    2020年02期 v.40 18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 ]
  • 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林产品比较优势动态演变

    陈俊峰;戴永务;洪燕真;

    采用显示性相对贸易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的林产品比较优势并运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其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世界主要林产品贸易国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的演变较为稳定,呈现收敛趋势;资源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较高,以向弱比较优势演变为主;劳动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高,以比较优势减弱的趋势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比较优势演变程度最低,以比较优势增强的趋势为主。中国劳动密集型林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资源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林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整体林产品比较优势呈现增强趋势。因此,中国提出培育林产品比较优势;提高林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林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0年02期 v.40 199-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9 ]

林业产业经济

  •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政策分析:红线与红利

    李达;张绍文;

    在介绍天然橡胶的产业和价格波动的基础上,从天然橡胶产业"红线"与"红利"的视角出发,解读了天然橡胶政策"红线"不能保障战略资源安全和天然橡胶市场"红利"不能保障农户生计发展。最后,提出了争取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通过股权运作等方式控制产量和交易成本等;设定合理天然橡胶"红线",以进口依赖度、胶园开割率和单产等指标确定中国天然橡胶"红线"为110万hm~2;释放双向天然橡胶"红利",在宜胶区实施"价格支持"政策,在非宜胶区实施"退胶还林"政策等建议。

    2020年02期 v.40 208-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 ]
  •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研究

    周也;万志芳;

    从理论角度解读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实质以及林业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结合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处于不稳定的非对称互利共生状态,但整体呈现由非对称逐步向对称互利共生进化态势,而且林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提出努力优化共生单元,积极改善共生环境等建议。

    2020年02期 v.40 216-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